◇◇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关于太原理工校长孙宏斌科研成果的若干疑问   最近在中国科技网、北京日报,网易等多家媒体看到名为《孙宏斌牵头设计 研发的秦岭站清洁能源系统获Nature News高度评价》的报道,详细描述了太原 理工校长孙老师在南极秦岭站的工作,称其设计了一个非常先进的清洁能源系统。 我特意对照了Nature News英文原文《China is boosting its Antarctic research. What does that mean for the world?》,有以下几个疑问:   1.英文原文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赞美。文章主要介绍了南极秦岭站的建设情 况以及外国专家希望我国公开数据的态度。提到能源系统的部分,仅仅是最后一 句:“Earlier this year, Qinling was fitted with a clean-energy system — including solar panels, wind turbines, batteries and hydrogen storage — that is expected to meet more than half of the station’s energy needs”。如果不刻意留意,甚至可能会忽略这一句以及这个能源系统。 相比之下,中文报道却用了诸如“全球首个极地极端环境模拟科学装置”“全球 首个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可全年运行的规模化清洁能源系统,这一里程碑式发 展引领南极科学探索进入绿色新时代”等极具宣传色彩的说法,前后差别对比很 明显。这样的宣传是否与原文的实际内容不相符?   2.“诺奖得主”头衔的误导。中文报道还提到“诺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 Daniel Kammen教授高度评价”。但在英文原文里并未看到“高度评价”的表述, 更重要的是,他并不是诺奖得主。他与诺贝尔奖的唯一联系在于2007年诺贝尔和 平奖授予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而他曾在这个机构任职。但这并 不意味着他本人是诺奖得主。按照这种逻辑,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整个欧盟, 难道每个欧洲人都能称自己是诺奖得主吗?   3.Nature 新闻与Nature 学术期刊的混淆。英文原文只是Nature News的一 篇新闻报道,与Nature的学术期刊完全不是一回事。Nature的学术期刊可以称作 “国际顶刊”,但新闻版块本身并不具备这个学术分量。中文报道却用了“国际 顶刊Nature新闻高度评价”这样的说法,容易让公众误以为是Nature学术期刊的 肯定,实际上传递的信息存在误导。   在进一步查阅孙老师的科研工作时,有更令人质疑的发现。其官方介绍声称: 1)研发的电网控制系统“覆盖我国7大区域电网,应用于40个省级电网和306个 地区电网”,实现了“闭环控制全国81%的水火电、88%的220kV以上变电站、55% 的集中并网风光”。2)该系统还“应用于控制美国东北部PJM 13个州的电网”。 如果这些数字属实,几乎意味着整个中国电网调度都由一个团队的成果掌控,国 网、南网及其研究院岂非可以“裁撤”?而关于美国 PJM 的说法更是匪夷所思 ——PJM 拥有自己成熟的调度控制体系,从未见任何文献或官方资料提及采用了 所谓“孙宏斌控制系统”。但是孙宏斌老师确是靠这两个成果获得了2018年度国 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算不算骗取国家重大奖项?   这些说法与行业常识严重不符,很难让人信服。 (XYS20250917) ◇◇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